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东森娱乐平台招商 > 新闻动态 > 20 味中成药,为脾胃功能问题提供一站式调理

20 味中成药,为脾胃功能问题提供一站式调理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9:46    点击次数:201

文/罗华昌中医      
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

图片

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,脾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素有 “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” 的美誉。脾胃共同承担着运化水谷、输布精微的重任,将我们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身体能够利用的营养物质,滋养着全身各个脏腑组织。当脾胃功能正常时,人体气血充足,精力充沛,面色红润,生活质量得以保障。然而,现代生活中,饮食不规律、过度劳累、情志失调等诸多因素,使得脾胃失调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。脾胃一旦出现问题,便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,如食欲不振、腹胀腹痛、消化不良、便溏泄泻等,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。

在调理脾胃方面,中成药以其独特的优势,成为了众多患者的选择。它既保留了中药的整体调理作用,又具有服用方便、剂量准确、疗效稳定等特点。接下来,我将详细说说这 20 种常见的调理脾胃中成药,探寻它们的功效、应用以及注意事项。

1. 人参健脾丸

人参健脾丸主要由人参、白术(麸炒)、茯苓、山药、陈皮、木香、砂仁、炙黄芪、当归、酸枣仁(炒)、远志(制)等中药材组成。方中人参大补元气,补脾益肺,为君药;白术、茯苓健脾燥湿,助人参益气健脾,为臣药;山药、陈皮、木香、砂仁理气和胃,增强脾胃运化功能;炙黄芪、当归补气养血;酸枣仁、远志宁心安神。诸药合用,共奏健脾益气、和胃止泻之功。

它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多种症状,如饮食不化,表现为进食后难以消化,常有食物停滞胃脘之感;恶心呕吐,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,胃气上逆则引发呕吐;腹痛便溏,脾胃虚寒,运化无力,肠道失于温煦而致腹痛、大便稀溏;以及不思饮食、体弱倦怠等全身症状。对于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慢性腹泻、消化不良、神经衰弱等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。

在服用人参健脾丸时,需要注意一些事项。由于其药性偏补,可能会使部分人出现口干、便秘等燥热症状。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,因为此时人体正气与外邪相争,服用滋补药物可能会闭门留寇,加重病情。在服药期间,应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,以免增加脾胃负担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由于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,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谨慎使用,确保用药安全。

2. 参苓白术散

参苓白术散由人参、茯苓、白术(炒)、山药、白扁豆(炒)、莲子、薏苡仁(炒)、砂仁、桔梗、甘草等组成。方中人参、白术、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药;山药、白扁豆、莲子补脾益气,助君药以健脾益气;薏苡仁健脾渗湿,砂仁醒脾和胃,行气化滞;桔梗宣肺利气,通调水道,又能载药上行,培土生金;甘草健脾和中,调和诸药。全方共奏补脾胃、益肺气之功。

适用于脾胃虚弱,食少便溏,气短咳嗽,肢倦乏力等症状。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慢性肠炎、胃炎、消化不良、小儿厌食症等疾病,以及因脾胃虚弱、肺气不足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,参苓白术散都有一定的治疗和调理作用。其药性平和,补而不滞,对于脾胃虚弱且湿气较重的人群尤为适宜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泄泻伴有大便不通畅,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,因为这类患者可能存在肠道气机不畅或湿热积滞的情况,服用参苓白术散可能会加重症状。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肾脏病、糖尿病严重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,由于这些疾病患者的身体状况较为复杂,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,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。

3. 补中益气丸

补中益气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炙黄芪、党参、炙甘草、白术(炒)、当归、升麻、柴胡、陈皮、生姜、大枣。方中炙黄芪味甘微温,入脾、肺经,补中益气,升阳固表,为君药;党参、炙甘草、白术补气健脾,增强黄芪益气健脾之功,为臣药;当归养血和营,陈皮理气和胃,使诸药补而不滞;升麻、柴胡协同黄芪升提下陷之阳气,以升阳举陷。

主要用于脾胃虚弱、中气下陷所致的泻泄、脱肛、阴挺等病症。常见症状有体倦乏力,少气懒言,面色萎黄,肛门下坠或脱肛,子宫下垂等。对于胃下垂、肾下垂等脏器下垂病症,以及慢性腹泻、慢性肠炎等属脾胃虚弱、中气下陷者,补中益气丸都有较好的疗效。

在使用补中益气丸时,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,因为感冒时人体外感邪气,此时服用补中益气丸可能会使邪气难以祛除。高血压患者慎服,因为该药物有升提阳气的作用,可能会使血压升高。同时,服用期间应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以免耗伤正气。

4. 归脾丸

归脾丸由党参、炒白术、炙黄芪、茯苓、远志(制)、酸枣仁(炒)、龙眼肉、当归、木香、大枣(去核)、炙甘草等组成。方中党参、白术、黄芪、甘草补气健脾,以资气血生化之源;龙眼肉、酸枣仁、远志养心安神;当归补血养血;木香理气醒脾,使补而不滞。诸药合用,共奏益气健脾,养血安神之功。

适用于心脾两虚、气血不足所致的多种症状,如心悸怔忡,失眠多梦,健忘,食欲不振,面色萎黄,肢倦乏力等。对于神经衰弱、贫血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,若辨证为心脾两虚者,归脾丸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。尤其适用于因思虑过度、劳伤心脾而导致的脾胃功能减退和心神不宁的人群。

服用归脾丸时忌油腻食物,油腻食物不易消化,会加重脾胃负担,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。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,因为此时人体有外邪或实热,服用归脾丸的滋补之品可能会使病情加重。此外,服药期间要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,以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。

5. 香砂养胃丸

香砂养胃丸由木香、砂仁、白术、陈皮、茯苓、半夏(制)、香附(醋制)、枳实(炒)、豆蔻(去壳)、厚朴(姜炙)、广藿香、甘草等组成。方中木香、砂仁、豆蔻、厚朴行气化湿,和中止痛;白术、茯苓健脾祛湿;陈皮、半夏理气和胃;香附、枳实疏肝理气;广藿香芳香化湿;甘草调和诸药。全方共奏温中和胃之功。

适用于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、痞满,症见胃痛隐隐、脘闷不舒、呕吐酸水、嘈杂不适、不思饮食、四肢倦怠等。对于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,若辨证为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者,香砂养胃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。

其副作用偶见恶心、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。在饮食上,应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腻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胃部不适。同时,要注意胃部保暖,避免受寒,因为寒邪容易损伤胃阳,加重病情。

6. 附子理中丸

附子理中丸主要成分有附子(制)、党参、白术(炒)、干姜、甘草。方中附子大辛大热,温肾暖脾,散寒止痛,为君药;干姜温中散寒,助附子温阳祛寒,为臣药;党参益气健脾,补虚扶正;白术健脾燥湿;甘草益气和中,调和诸药。全方共奏温中健脾之功。

适用于脾胃虚寒,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手足不温等症状。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肠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,附子理中丸有较好的疗效。尤其是对于因寒邪侵袭或脾胃虚寒较重而出现的剧烈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能迅速缓解疼痛和不适。

由于附子有一定毒性,虽然经过炮制,但孕妇仍需慎用,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。不适用于急性肠胃炎患者,因为急性肠胃炎多由湿热或食积等原因引起,服用附子理中丸的温热之品可能会加重病情。过量服用还可能会出现口干、便秘、燥热等不良反应,因此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。

7. 健脾丸

健脾丸由党参、炒白术、陈皮、枳实(炒)、山楂(炒)、麦芽(炒)等组成。方中党参、白术健脾益气,为君药;陈皮理气和胃,枳实破气消积,助白术、党参健脾之力,又能消除胀满,为臣药;山楂、麦芽消食化积,助运化而消胀满,为佐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健脾开胃之功。

常用于脾胃虚弱,脘腹胀满,食少便溏等症状。对于脾胃虚弱、运化无力导致的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腹胀腹痛等情况有较好的调理作用。是日常调理脾胃功能的常用药物,尤其适用于老年人、儿童等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。

健脾丸的副作用相对较少,但不适用于脾胃阴虚者,脾胃阴虚者常有口干、舌红少苔等症状,服用健脾丸可能会加重阴虚症状。在服用期间,忌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,以免影响药物疗效和脾胃的正常运化。

8. 开胃健脾丸

开胃健脾丸由党参、白术(炒)、茯苓、木香、黄连、六神曲(炒)、陈皮、砂仁、麦芽(炒)、山楂(炒)、山药、甘草等组成。方中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健脾益气;木香、陈皮、砂仁理气和胃;黄连清热燥湿;六神曲、麦芽、山楂消食化积;甘草调和诸药。全方共奏开胃健脾之功。

适用于脾胃虚弱、中气不和所致的泄泻、痞满,症见食欲不振,腹胀便溏等。对于脾胃虚弱、运化功能失常导致的消化不良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尤其适用于因脾胃虚弱而导致的食欲不振、胃口不佳的人群。

服用时要注意饮食宜清淡,忌辛辣、生冷、油腻食物,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,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,降低药物的疗效。同时,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,定时定量进食,避免暴饮暴食。

9. 保和丸

保和丸由山楂(焦)、六神曲(炒)、半夏(制)、茯苓、陈皮、连翘、莱菔子(炒)、麦芽(炒)等组成。方中山楂消肉食油腻之积,为君药;六神曲消谷面之积,莱菔子消食下气,麦芽消米面之积,助山楂消食之力,为臣药;半夏、陈皮行气化滞,和胃止呕;茯苓健脾渗湿,和中止泻;连翘清热散结,为佐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消食导滞和胃之功。

主要用于食积停滞,脘腹胀满,嗳腐吞酸,不欲饮食等症状。是治疗饮食积滞的常用药物,对于因暴饮暴食、过食油腻或不易消化食物而导致的消化不良、胃脘胀满、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。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,在出现食积症状时,都可服用保和丸进行调理。

保和丸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,因为滋补性中药可能会与保和丸的消食导滞作用相互抵触,影响药物的疗效。同时,在服药期间应适当控制饮食,避免再次食用过多油腻、不易消化的食物,以免加重食积症状。

10. 木香顺气丸

木香顺气丸由木香、砂仁、香附(醋制)、厚朴(制)、青皮(炒)、枳壳(炒)、槟榔、陈皮、苍术(炒)、甘草、生姜等组成。方中木香、砂仁、香附、厚朴、青皮、枳壳、槟榔行气导滞,消胀止痛;陈皮、苍术燥湿运脾;甘草调和诸药;生姜和胃降逆。全方共奏行气化湿,健脾和胃之功。

适用于湿浊中阻、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、脘腹胀痛、呕吐恶心、嗳气纳呆等症状。对于因湿气内停、脾胃气滞而引起的消化不良、胃脘胀满、食欲不振等情况有较好的治疗作用。尤其适用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饮食不节导致体内湿气较重的人群。

孕妇慎用木香顺气丸,因为其中的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。在服药期间,要忌生冷油腻食物,生冷油腻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,阻碍气机的运行,影响药物的疗效。同时,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干燥,避免湿气侵入人体。

11. 补脾益肠丸

补脾益肠丸外层含黄芪、党参、砂仁、白芍、当归、白术、肉桂等,内层有延胡索、荔枝核、干姜、甘草、防风、木香、补骨脂、赤石脂等。外层药物益气养血,健脾和胃;内层药物温阳散寒,涩肠止泻。全方共奏健脾和胃、涩肠止泻之功。

适用于脾虚泄泻症,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、腹胀、肠鸣等。对于慢性结肠炎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过敏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,若辨证为脾虚泄泻者,补脾益肠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。其独特的双层结构设计,使药物能够在肠道内逐步释放,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。

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,因为这类患者可能存在肠道湿热或食积化热的情况,服用补脾益肠丸的温阳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。孕妇禁用,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。在服药期间,要注意饮食卫生,避免食用不洁食物,以免引起肠道感染,加重腹泻症状。

12. 启脾丸

启脾丸由人参、白术(炒)、茯苓、甘草、陈皮、山药、莲子(炒)、山楂(炒)、六神曲(炒)、麦芽(炒)、泽泻等组成。方中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益气健脾;陈皮理气和胃;山药、莲子补脾益肾;山楂、六神曲、麦芽消食化积;泽泻利水渗湿。全方共奏健脾和胃之功。

适用于脾胃虚弱,消化不良,腹胀便溏等症状,尤其适合儿童脾胃虚弱的调理。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,饮食不当或喂养不当时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,启脾丸药性平和,能够帮助儿童调理脾胃功能,增强消化能力,促进营养吸收。

在服用期间忌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,以免增加儿童脾胃负担,影响药物疗效。感冒时不宜服用,因为感冒时人体正气与外邪相争,服用启脾丸的滋补药物可能会使邪气难以祛除。同时,要注意观察儿童的服药反应,如有不适,应及时就医。

13. 小建中颗粒

小建中颗粒主要成分为芍药、桂枝、炙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、饴糖。方中饴糖甘温质润,温中补虚,缓急止痛,为君药;芍药酸甘益阴,养血敛阴,与饴糖相伍,酸甘化阴,和里缓急,为臣药;桂枝温阳散寒,与饴糖相伍,辛甘化阳,温中散寒;生姜、大枣调和营卫;炙甘草益气和中,调和诸药。全方共奏温中补虚,缓急止痛之功。

适用于脾胃虚寒,脘腹疼痛,喜温喜按,嘈杂吞酸,食少心悸及腹泻与便秘交替症状的慢性结肠炎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。对于因脾胃虚寒导致的胃脘部隐隐作痛、喜热饮、喜按压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。

胃热痛者不适用,因为胃热痛者体内有热邪,服用小建中颗粒的温热之品会加重病情。糖尿病患者慎用,因为其中含有饴糖,可能会使血糖升高。在服用期间,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,尤其是胃部的保暖,以促进病情的恢复。

14. 香砂六君丸

香砂六君丸含木香、砂仁、党参、炒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陈皮、半夏(制)等成分。方中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益气健脾;木香、砂仁行气化湿,和中止痛;陈皮、半夏理气和胃,降逆止呕。全方共奏益气健脾,和胃之功。

适用于脾虚气滞,消化不良,嗳气食少,脘腹胀满,大便溏泄等症状。对于脾胃虚弱、运化无力且伴有气滞的人群,如经常感觉胃脘部胀满不适、嗳气频繁、食欲不振等,香砂六君丸有较好的调理作用。

在饮食上仍需注意宜清淡,忌辛辣、生冷、油腻食物,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,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,降低药物的疗效。同时,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,因为过度劳累和熬夜会损伤脾胃之气,加重病情。

15. 四君子丸

四君子丸由党参、炒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组成。方中党参甘温益气,健脾养胃,为君药;白术健脾燥湿,助党参益气健脾之力,为臣药;茯苓甘淡,渗湿健脾,为佐药;炙甘草益气和中,调和诸药,为使药。四药配伍,共奏益气健脾之功。

适用于脾胃气虚,胃纳不佳,食少便溏等症状。是调理脾胃气虚的基础用药,对于脾胃虚弱、运化功能减退导致的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大便稀溏等情况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常用于脾胃虚弱的轻症患者或作为其他复杂病症治疗中的辅助用药。

不适用于脾胃阴虚者,脾胃阴虚者常有口干舌燥、舌红少苔、大便干结等症状,服用四君子丸可能会加重阴虚症状。在服用期间要忌油腻食物,油腻食物不易消化,会加重脾胃负担,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。

16. 胃苏颗粒

胃苏颗粒成分有紫苏梗、香附、陈皮、香橼、佛手、枳壳、槟榔、鸡内金(制)等。方中紫苏梗、香附疏肝理气,和胃止痛,共为君药;陈皮、香橼、佛手理气和中,燥湿化痰,助君药理气和胃之功,为臣药;枳壳、槟榔破气消积,宽胸除胀;鸡内金消食健胃,为佐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理气消胀,和胃止痛之效。

适用于气滞型胃脘痛,症见胃脘胀痛,窜及两胁,得嗳气或矢气则舒,情绪郁怒则加重,胸闷食少,排便不畅等。对于慢性胃炎、胃神经官能症等属于气滞型胃脘痛者,胃苏颗粒有良好的治疗作用。它能够有效缓解因气滞导致的胃脘部胀满、疼痛等不适症状。

孕妇忌服,因其部分药物成分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。同时,在服药期间要少吃生冷及油腻食物,此类食物易阻碍气机运行,加重气滞症状。还要保持心情舒畅,因为情绪波动,尤其是生气、焦虑等不良情绪,会导致肝郁气滞,加重胃脘疼痛。若服药后症状未缓解,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。

17. 三九胃泰颗粒

三九胃泰颗粒含三叉苦、九里香、两面针、木香、黄芩、茯苓、地黄、白芍等成分。三叉苦、九里香、两面针清热解毒,燥湿止痛,为君药;木香行气止痛,助君药止痛之功,为臣药;黄芩清热燥湿;茯苓健脾渗湿;地黄、白芍养血和阴,缓急止痛,共为佐药。全方具有清热燥湿,行气活血,柔肝止痛之功效。

适用于湿热内蕴、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,症见脘腹隐痛、饱胀反酸、恶心呕吐等。对于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,若辨证为湿热内蕴、气滞血瘀者,三九胃泰颗粒可有效缓解疼痛、减轻胃酸过多等症状。

胃寒者慎用,因为其药性偏寒凉,胃寒患者服用可能会加重胃部不适。在服药期间,忌辛辣、油腻、生冷食物,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,加重湿热和血瘀症状。同时,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,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。如果服药后出现腹泻、皮疹等不良反应,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。

18. 藿香正气丸

藿香正气丸由广藿香、紫苏叶、白芷、白术(炒)、陈皮、半夏(制)、厚朴(姜制)、茯苓、桔梗、甘草、大腹皮、大枣、生姜等组成。广藿香芳香化湿,解表散寒,为君药;紫苏叶、白芷解表散寒,助广藿香解表之力,为臣药;白术、茯苓健脾祛湿;陈皮、半夏、厚朴理气和中,燥湿化痰;桔梗宣肺利气;甘草调和诸药;大枣、生姜调和脾胃。全方共奏解表化湿,理气和中之功。

常用于外感风寒、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、胃肠型感冒,症见头痛昏重、胸膈痞闷、脘腹胀痛、呕吐泄泻等。在夏季,因贪凉饮冷、感受暑湿之邪而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时,藿香正气丸是常用的治疗药物。

其不良反应偶有皮疹等过敏反应,过敏者需慎用。饮食宜清淡,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,滋补性药物可能会使体内湿邪难以祛除。同时,服用藿香正气丸时不宜饮酒,酒精会影响药物的疗效,还可能与药物发生不良反应。若服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,应及时就医。

19. 沉香舒气丸

沉香舒气丸含木香、砂仁、沉香、青皮(醋炙)、厚朴(姜炙)、香附(醋制)、乌药、枳壳(去瓤麸炒)、草果仁、豆蔻、片姜黄、郁金、延胡索(醋炙)、五灵脂(醋炙)、柴胡、山楂(炒)等成分。木香、砂仁、沉香行气止痛,和胃降逆,为君药;青皮、厚朴、香附、乌药、枳壳理气疏肝,消胀除满,助君药行气之力,为臣药;草果仁、豆蔻化湿醒脾;片姜黄、郁金、延胡索、五灵脂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;柴胡疏肝解郁;山楂消食化积。全方共奏舒气化郁,和胃止痛之效。

适用于肝郁气滞、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。对于因情绪不畅、肝气郁结,横逆犯胃导致的胃脘部胀满疼痛、嗳气频繁、情绪抑郁等症状,沉香舒气丸能有效缓解。

在服用期间,要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性食物,此类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,影响药物吸收。同时,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,因为情绪波动会加重肝郁气滞的症状,不利于病情恢复。若服药 3 天症状无缓解,应去医院就诊,调整治疗方案。

20. 摩罗丹

摩罗丹由百合、茯苓、玄参、乌药、泽泻、麦冬、当归、茵陈、延胡索(醋制)、白芍、石斛、九节菖蒲、川芎、鸡内金(炒)、三七、白术(麸炒)、地榆、蒲黄等组成。百合、玄参、麦冬、石斛滋阴养胃,为君药;茯苓、白术健脾益气;乌药、泽泻行气利水;当归、川芎、延胡索、三七活血化瘀,止痛;茵陈清热利湿;白芍养血柔肝;九节菖蒲化痰开窍;鸡内金消食健胃;地榆、蒲黄凉血止血。全方共奏和胃降逆,健脾消胀,通络定痛之功。

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疼,胀满,痞闷,纳呆,嗳气,烧心等症。它能够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,促进胃黏膜的修复,调节胃肠功能,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部疾病有较好的治疗和调理作用。

在服药期间,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,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。同时,此药需按疗程服用,以巩固疗效。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或病情加重,应及时就医。

脾胃作为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石,其正常功能的维持对于生命活动至关重要。中成药在调理脾胃方面有着丰富的选择和确切的疗效,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配方和适用病症。然而,正确合理地使用中成药是确保其发挥良好效果的关键。我们在使用这些药物时,不仅要准确辨证,遵循医嘱,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事项。中成药主要适用于脾胃不适的轻微患者,仅作调理。若病情复杂或有特殊情况,找医生开汤药辩证论治,才是稳妥之选。

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弦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
版|权|声|明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